头像

吴彬 副教授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法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

职务: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邮件: wubin86@hdu.edu.cn
办公地点: 下沙校区10教214

10 访问

个人简介

吴彬,男,1986年生,浙江庆元人,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学专业首届毕业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数字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

教育经历

2010.09–2014.06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

2007.09–2010.06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法学硕士

2003.09–2007.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4.06-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教师

2021.09-2022.07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2019.01-2020.01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Visiting Scholar

社会职务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 理事

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常务编辑

《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编委

阿里研究院新乡村研究中心 客座研究员

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 数字乡村专委会专家委员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民合作组织、反贫困、数字乡村等

教学与课程

主讲课程:

1)专业必修课

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

(2)专业选修课

社会保障学、社会管理与评估、社会指标与评估

3)全校公选课

社会学、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爱情社会学(点击课程名查看报道)

(4)研究生课程

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数字社会学、组织社会学

纵向科研

(1)浙江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浙江打造数字乡村引领区的对策研究”(浙社科办〔2022〕35号)

(2)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基于对浙江实践的考察”(2022C35005)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数字乡村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启示研究”(21ZDA031)

(4)浙江省社科规划青年课题“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实践模式及其运行机理研究——基于对浙江实践的考察”(20NDQN288YB)

(5)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数字乡村发展的机理、路径与对策研究”(GK209907299001-207)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及其益贫效应研究”(17YJC790161)

(7)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合作社网商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及其创业绩效研究”(2016C35019)

(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新时期浙江省农民合作社的类型学研究”(15NDJC034YB)

横向科研

主持农业农村部、浙江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阿里巴巴集团等委托课题多项。

论文

发表论文:

(1)吴彬,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机制.农村经济,2009(3):115-117.

(2)吴彬,徐旭初.合作社的状态特性对治理结构类型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三省80县2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农业技术经济,2013(1):107-119.

(3)吴彬,徐旭初.合作社治理结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经济学家,2013(10):79-88.

(4)吴彬.研究真问题讲求好方法——首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综述.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23-27.

(5)Xuchu Xu & Bin Wu.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operatives in Rural Areas”, in Caroline Gijselinckx, Li Zhao and Sonja Novkovic (eds.). Co-operative Innovations in China and the West.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pp.163-178.

(6)吴彬,吕冬洁.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基于典型农业合作社MFA的分析.世界农业,2014(9):6-12.

(7)吴彬,郭红东.美国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基于谷物加工合作社WCC的分析.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11):28-30.

(8)吴彬,徐旭初.中国共产党人视域中的合作社及其解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1-45.

(9)吴彬.合作社是什么——基于对国际合作社定义、价值及原则的重新解读.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2):70-72.

(10)Zuhui Huang, Bin Wu*, Xuchu Xu, Qiao Liang. Situation Features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Farmer Cooperatives in China: Does Initial Situation Matter.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6, 53(1): 100-110.

(11)吴彬.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类型及其特质探析.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10):24-27.

(12)吴彬.合作社治理的三大基础理论及其解读.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26-30.

(13)吴彬.产业扶贫的基本逻辑及其实现路径.中国农民合作社,2016(7):33-34.

(14)吴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一点认识.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3):31-32.

(15)Bin Wu. Cooperatives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China: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3rd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CMESD 2017), Guangzhou, China, May 26-28, 2017.

(16)吴彬.合作社助力产业扶贫大有可为.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9):36.

(17)吴彬.美国新一代合作社发展辨析.农民科技培训,2017(9):42-44.

(18)吴彬.再论合作社原则——基于对国际合作社原则与美国合作社原则的比较.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11):33-34.

(19)吴彬.合作社与投资者导向企业的关系辨析.中国农民合作社,2018(8):9-10.

(20)吴彬,徐旭初.社会资本视域中的革命老区减贫问题——兼论农村合作组织的益贫作用.新疆农垦经济,2018(9):33-37.

(21)吴彬.合作社的进攻性与防御性.中国农民合作社,2018(11):38.

(22)吴彬.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农民合作社,2019(4):66-67.

(23)吴彬.美国农业合作社的成长谜题:从一个失败案例说起.中国农民合作社,2019(8):46-48.

(24)吴彬.美国的新农业与新农人及其启示.中国农民合作社,2019(11):49-52.

(25)吴彬.美国小农何去何从.中国农民合作社,2020(2):42-43.

(26)吴彬.美国合作社月一瞥.中国农民合作社,2020(3):40.

(27)Bin Wu. What's So Special about Farmer Cooperatives in China.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ICSSM 2020), Hangzhou, China, January 11-12, 2020.

(28)Bin Wu. How small farmers enter the big market? A case study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China. in Morris Altman et al. (Eds.). Waking the Asian Pacific Co-operative Potential. Academic Press, 2020.7, pp. 113-124.

(29)吴彬.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打造数字化合作社正当时.中国农民合作社,2020(7):54.

(30)吴彬.L形路径:空壳社清理工作背后的理论逻辑.中国合作经济评论,2021(2):115-121.

(31)吴彬.以数字化转型提升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5):34-35.

(32)吴彬.家庭农场的适度经营规模是多大.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10):70.

(33)吴彬,徐旭初.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已成趋势.社会科学报,2022-02-21.

(34)吴彬.数字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42-48.

(35)吴彬,徐旭初.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共生系统及其现实困境——基于对甘肃省临洮县的考察.学习与探索,2022(2):127-135.

(36)吴彬.美式家庭农场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吗.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3):70-72.

(37)吴彬.从美国经验看如何促进家庭农场与合作社融合发展.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8):17-18.

(38)吴彬,徐旭初,徐菁.跨边界发展网络: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逻辑——基于甘肃省临洮县的案例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22(12):59-72.

(39)Xuchu Xu, Haofeng Han, Bin Wu*. Value co-creation in virtual game communities: a perspective on social influence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ing and Virtual Organisations, 2023, 28(1): 53-76.

(40)徐旭初,朱梅婕,吴彬*.互动、信任与整合:乡村基层数字治理的实践机制——杭州市涝湖村案例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23(2):16-33.

(41)徐旭初,葛平,吴彬*.农业产业数字化的实践逻辑及其关键机制——基于四省四县的多案例分析.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3(2):133-141

(42)吴彬.浙江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5):102-103

(43)吴彬.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浙江经验.中国农民合作社,2023(10):49-50

(44)徐旭初,徐之倡,吴彬*.从社会创新到数字社会创新:国际实践、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2312):168-177

(45)徐旭初,徐之倡,吴彬*.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吗——基于801个县域的PSM-DID检验.学习与探索,2023(12):77-89

(46)吴彬.合作社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大有可为.中国农民合作社,2024(1):12-13

(47)吴彬,李姝彤.浙江“千万工程”何以促进乡村振兴——以浙江萧山横一村为例.中国农民合作社,20242):57-58

(48)吴彬,张召璇.用户对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的感知研究——以抖音为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27-35

(49)徐旭初,徐之倡,吴彬*.多元主体协同如何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基于浙江省64县的NCA和fsQCA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24(9):167-177

(50)徐旭初,郭惠鑫,吴彬*.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何以可能——基于新疆阿克苏市电商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71-83

(51)吴彬.农业共营制再观察.中国农民合作社,20249):39-40

(52)吴彬,李林烨.乡村数字治理的逻辑与困境——基于贵州安顺的案例考察.中国国情国力,2024(9):73-76.

(53)徐旭初,杨威,吴彬*.乡村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多元路径——基于浙江省县级数据的组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2410):84-103

(54)吴彬.合作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大有可为.中国农民合作社,2024(11):19-20.

(55)吴彬,李林烨,董维倩,徐旭初.乡村数字治理的逻辑、模式及路径探析——基于浙江实践的多案例考察.世界农业,20251):31-43

(56)徐旭初,姜刚迪,吴彬*.数字乡村建设能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吗?——基于浙江省县域案例的组态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5,33(3):605-618.

(57)徐旭初,郭惠鑫,吴彬*.迈向数字时代的社会创新数字社会创新解析——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考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47-53.

(58)吴彬.乡村综合治理数字化的机理、场景及困境探析.中国国情国力,20253):56-60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

(1)郭力豪,吴彬.政府和环保社会组织的关系类型初探.楚天法治,2017(6):120.

(2)郑云天,吴彬.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建设探析.商情,2017(5):250.

(3)勇宁,吴彬.新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现状及思考——基于浙江省海宁市的调查.商情,2017(5):251.

(4)宋永飞,吴彬.共享单车与城市管理的耦合与发展分析.生产力研究,2018(1):93-96.

(5)邹子业,吴彬.浅析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问题.商情,2018(2):250.

(6)邝兵,吴彬.“全面二孩”新政对女性职场地位的影响分析.科技经济导刊,2018(3):132.

(7)郑义涵,罗樱峤,吴彬.浅析“校园贷”乱象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法制博览,2018(6):51.

(8)陈希萌,吴彬.符号互动论视域中的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探析——基于对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29-130+172.

(9)李芸芸,郭睿,吴依萍,马佳妮,吴彬.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2):91-92.

(10)徐菁,李冰如,吴彬.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村民对数字治理技术的采纳现状——以浙江杭州为例.新农民,2022(3):15-17.

(11)李姝彤,吴彬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异质性魅力中国,2024(26):224-226

(12)李姝彤,吴彬乡村网格化治理的创新、挑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萧山横一村为例中文信息,2024(7):247-248

(13)张文怡吴彬.刷新乡村治理见解.村委主任,2024(22):170-172


科研成果

(1)浙江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浙江打造数字乡村引领区的对策研究”(浙社科办〔2022〕35号)

(2)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基于对浙江实践的考察”(2022C35005)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数字乡村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启示研究”(21ZDA031)

(4)浙江省社科规划青年课题“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实践模式及其运行机理研究——基于对浙江实践的考察”(20NDQN288YB)

(5)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数字乡村发展的机理、路径与对策研究”(GK209907299001-207)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及其益贫效应研究”(17YJC790161)

(7)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合作社网商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及其创业绩效研究”(2016C35019)

(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新时期浙江省农民合作社的类型学研究”(15NDJC034YB)

著作

(1)吴彬.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徐旭初,吴彬,金建东.数字赋能乡村:数字乡村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3)徐旭初,吴彬,金建东.数字乡村典型案例评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3.

(4)邵科,吴彬,朋文欢.基于环境嵌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及其优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5)徐旭初,吴彬.贫困中的合作——贫困地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6)黄祖辉,梁巧,吴彬,鲍陈程.农业合作社的模式与启示:美国、荷兰和中国台湾的经验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专利成果
荣誉及奖励

2017年,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5年,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软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