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王逍 教授

法学院

民族学

职务:

毕业院校: 厦门大学
邮件: wx2769@163.com
办公地点: 9教力行楼116
电话: 15858903659

10 访问

个人简介

王逍,女,湖南双峰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西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厦门大学人类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曾任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教授、中国华侨华人(浙师大)研究中心主任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首批“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负责人。历任中国华侨华人历史学会理事、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理事、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智库特聘专家、浙江省侨联智库特聘专家、浙江省委统战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宣讲团成员、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教授智囊团”成员、美知园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家风营造示范带项目首席专家等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民族经济学、教育人类学、旅游民俗学、社区营造、口述史、中国茶文化擅长研究领域:民族社区营造、文化资源整合、文化特色凝练、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品牌建设、文化记忆书写、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文旅融合、非遗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等12项发表学术论文50完成两部各40余万字,关于畲族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人类学专著:《走向市场:一个浙南畲族村落的经济变迁图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曾获第十六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超越大山——浙南培头村钟姓畲族村落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两部人类学研究专著在学术界具有较好影响。其中《走向市场》实质性地推动了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寺村惠明茶文化与惠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今景宁环敕木山畲乡风情带的文旅融合提供了文化资源;专著《超越大山》则以人类学参与行动研究法,以局内人的方式参与了温州文成县培头村的乡村发展,助推培头畲族村由过去的贫困村转型为国家级美丽乡村、浙江省十大特色少数民族村寨、第二批国家民委挂牌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因多年来践行“教学与科研互通”和“知识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受到同行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曾荣获浙江师范大学第九届“郑晓沧”奖(2015)浙江师范大学第二届最美教师2016)浙江师范大学第二期特聘教学岗位(2003)等荣誉称号;事迹载入《浙江师范大学报》(《行走田野 教书育人》,2016-10-31)《浙江教育报》(《行走,只为营造田野中的美丽社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逍的畲乡情怀》,2017-03-03)。


教育经历

,

11984.09-1988.07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本科,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1988.09-1991.06,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31999.09-2000.06,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高级访问学者,完成中国近代史研究课题。

42004.09-2007.07,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获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

52009.08-2012.06,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得社会学博士后出站资格证书


工作经历

11992.06-1999.01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21999.01-2006.04,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32006.04-2019.12,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42019.12-迄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社会职务

(1)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

(2)首批“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负责人;

(3)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智库特聘专家;

(4)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教授智囊团”成员;

(5)浙江省白水教育研究院人本家庭教育指导专家;

(6)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家庭家教家风研究院”特聘指导专家;

(7)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智库专家;

8)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统战部“同心共富·浙里创”产学研指导专家。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民族经济学、教育人类学、旅游民俗学、社区营造、口述史、中国茶文化

主要研究领域民族社区营造、文化资源整合、文化特色凝练、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品牌建设、文化记忆书写、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文旅融合、非遗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要擅长领域:畲族历史文化、畲族村落人类学研究、人类学田野调查等。


教学与课程

 历年所教本科生课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 《中国近代外交史》

3. 《中国文化史》

4. 《中国文化通论》

5. 《中国民俗》

6. 《文化人类学》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8. 《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

9. 《中国茶艺》

10. 《写作与沟通》


历年所教研究生课程

1.《民俗田野志》

2.《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3.《文化学研究方法论》

4.《学术前沿与论文写作》

5.《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6.《质性研究与田野调查》


纵向科研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浙江畲族文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子课题:“契约账本与畲族的社会经济”(20&ZD213)(2020.12——2025.12),经费10万元,在研,排名1/5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畲族史诗《高皇歌》”

SS2016011),(2016.7.2023.12),1/8,经费12万元。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民公社时期畲汉农民社会生活比较研究(12BMZ022),(2012.62015.12)1/5,经费15万元,已结题。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畲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0YJA850039)

    2010.102013.12),1/5,经费9万元,已结题。

5.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届特别资助项目: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生活研究(201104230),(20109-2012.6)1/1,经费10万元,已结题。

6.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二等资助项目:畲族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20100470645)(2010.62011.8),1/1,经费3万元,已结题。

7.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畲族村落经济转型田野研究——以景宁敕木山区惠明寺等畲族村为个案(08HQZZ041),(2008.92010.12),1/1,经费3万元,已结题。

 


横向科研

1.全程学术指导并参与文旅部委托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作与保护研究试点项目:《西施传说》”(2019.8-2020.12),经费15万元,已验收。

2.全程学术指导并参与文旅部委托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草塔线狮》”(2022.12-2023.12),经费15万元,已验收。

3.参与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总局横向项目:“景宁畲族生态文化区保护总体规划”,(2014.6-2016.6)排名5/9,经费80万元,已结题。

4.参与浙江金华市金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横向项目:“浙江大金西旅游休闲产业规划、九峰山——大佛寺省级风景名胜区九峰山分区规划及重要区块详细规划”解读和再研究,(2012.06—2012.07),排名5/8,经费20万元,已结题。

5.参与金华市傅村镇人民政府和金东区旅游局横向项目:“金华市傅村名人古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2008.12-2009.12),排名3/9,经费25万元,已结题。

 


论文

代表性论文

1.文化消费对当代青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2017)的数据分析》,排名1/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2

2.从<长阳会契簿>看畲族民间经济互助新形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418日,1/2

3.民族互嵌视野下的畲族海外移民研究——基于浙南文成侨乡的田野调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CSSCI),20201),1/1

4.中国茶文化与海外中餐业互生共融实践构想,《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中文核心),202061/1

5.金华古方村朱氏宗族文化记忆与发展保护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第4辑,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1/1

6.《青田侨商回国投资的社会制度性支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第3辑》,20188月,获2019年浙江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7.《景宁畲族乡村发展路径与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81),1/1

8.《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乡村发展反思》,《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64),1/1

9.《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44),1/1

10.《畲族历史迁徙与文化认同理性——以景宁鹤溪镇六保畲族村落汤夫人崇拜为例》,《民俗研究》(CSSCI),20123),1/1

11.《畲村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完善与创新——基于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寺等畲族村落的调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11),1/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

12.《区域人文环境视野中的浙江商办铁路》,《浙江学刊》(CSSCI20113),1/1

13.《畲村经济转型制度性措施分析》,《海南大学学报》(CSSCI20113),1/1

14.《突破传统模式的环境保护新思维》,《环境保护》(CSSCI),201117),1/1

15.《人生仪礼展演与集体记忆强化——以畲族做表姐斗歌习俗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06),1/1

16.《文化自觉与畲族经济转型》,《贵州民族研究》(CSSCI),20071),1/1

17.《畲族民族性格刍议》,《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65),1/1

18.《文化透镜下的畲族历史》,《贵州民族研究》(CSSCI20063),1/1

19.《农村共同富裕问题刍议》,《社会主义研究》(CSSCI),20021),1/1,人大报刊复

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0.《浙路风潮再反思》,《史学月刊》(CSSCI来源期刊), 20012),1/1

21《张元济与浙路商办》,《学术论坛》(CSSCI),20012),1/1

22.《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兴衰的历史演变》,《党史研究与教学》(CSSCI),20011),1/1

 


科研成果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浙江畲族文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子课题:“契约账本与畲族的社会经济”(20&ZD213)(2020.12——2025.12),经费10万元,在研,排名1/5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畲族史诗《高皇歌》”

SS2016011),(2016.7.2023.12),1/8,经费12万元。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民公社时期畲汉农民社会生活比较研究(12BMZ022),(2012.62015.12)1/5,经费15万元,已结题。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畲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0YJA850039)

    2010.102013.12),1/5,经费9万元,已结题。

5.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届特别资助项目: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生活研究(201104230),(20109-2012.6)1/1,经费10万元,已结题。

6.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二等资助项目:畲族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20100470645)(2010.62011.8),1/1,经费3万元,已结题。

7.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畲族村落经济转型田野研究——以景宁敕木山区惠明寺等畲族村为个案(08HQZZ041),(2008.92010.12),1/1,经费3万元,已结题。

 


著作

代表性著作

1.专著:《走向市场:一个浙南畲族村落的经济变迁图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40万字,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类二等奖201202

2.专著:《超越大山:浙南培头村钟姓畲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年版,40万字,运用参与行动人类学研究方法,实质性推动畲族特色村寨建设。

3.教材:《文化学概论新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013年修订版,2/6

第一副主编,独立撰写四章,共12万字,全国高校教材。


专利成果
荣誉及奖励

    所获奖励

1专著:《走向市场:一个浙南畲族村落的经济变迁图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荣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类二等奖,浙江省政府颁发,排名1/120122月。

2调研报告:《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节日文化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以浙江新调查个案为例》,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荣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类三等奖,浙江省政府颁发,排名4/620123月。

3论文:《青田侨商回国创业的社会制度化支持》,获2019年度浙江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通报,排名1/120201月。

4论文:《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与海外中餐业共融互生实践构想》,获2020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通报,排名1/120213月。

5调研报告:《浙江桐庐莪山“中国畲族第一乡”民族乡村共富经验》,获“2023年度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民族宗教委员会通报,排名1/120241月。

 

     所获荣誉:

   (1浙江师范大学第二届最美教师20165月。

   (2浙江师范大学第九届郑晓沧奖20159月。

   (3浙江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812月。

   (4浙江师范大学教学特聘岗位20036月。

   (5浙江师范大学“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20035月。

   (6浙江师范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教学十佳,200210月。



软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