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 Approach to Fighting COVID-19 False News: A Chinese case.Human Centred Intelligent Systems.2022
[2] Knowledge growth in university-industry innovation networks – Resul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2020
[3] 外部搜索策略、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新华文摘, 2018,20:168.
[4] 破坏性创新、知识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动态关联.信息与管理研究,2020
[5] 结构洞、网络多样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科研管理,2020
[6] 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面向“一带一路”推进浙江制造“标准化+”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19
[7] How to facilitate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in OCs: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measure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9
[8] 网络地位、结构洞与探索式创新——来自九大低碳产业研发网络的经验证据,科技管理研究,2018
[9] 外部搜索策略、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科研管理.2018
[10] 认知邻近性对技术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 技术经济, 2016
[11] 省属高校推进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的功能与路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2]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推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2015
[13] 高技术企业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14] 产业技术联盟利益分配方式与成员创新绩效的关联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15] 基于Agent的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增长过程建模与仿真.科研管理,2013
[16] 基于多Agent的创新网络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建模与仿真.管理学报,2012
[17] 高技术企业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
[18] 跨国公司R&D国际化对我国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的影响.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19] 企业创新网络分析:知识流动视角下的理论框架.科技管理研究,2009
[20] 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软科学,201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知识整合模式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
[21] 吸收能力视角下联盟企业关系资本对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及对策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
[23] 国有控股集团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管理学报. 2010
[24]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知识吸收过程的影响. 情报杂志.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