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付晓峰,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包括: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多模态融合、医学多源数据融合、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控制等。在表情识别、情感计算方面颇有研究,此外涉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资产数据智能分类、指纹、虹膜、掌纹等分类和识别。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参加1项国家863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人才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资助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加1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参加1项浙江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先后受邀担任多个国际会议、期刊的评审人。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数十篇,绝大多数被SCI和EI收录。在面向自然和谐人机交互中人脸表情识别的软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发了面向人机交互的人脸表情识别平台FERP。拥有专利、软件成果多项。研究成果被《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报道,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hzQDwiiqD16lQQkZKvKvlA。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两方面均获过奖项。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社会职务
研究领域
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包括: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多模态融合、医学多源数据融合、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控制等。在表情识别、情感计算方面颇有研究,此外涉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资产数据智能分类、指纹、虹膜、掌纹等分类和识别。
专利成果
1)基于迁移学习和自编码器数据增强的微表情种类判别方法,专利号:ZL202010604155.1。
2) 基于自适应去除过渡帧深度网络的微表情检测方法,专利号:ZL202010092959.8。
3)基于同构网络的自发微表情种类判别方法,专利号:ZL201811492660.0。
4) 混合时空平面局部二值模式的自发微表情定位方法,专利号:ZL201910089341.3。
5)基于低秩分解和稀疏表示残差对比的多姿态人脸识别方法,专利号:ZL201810667478.8。
6) 复杂环境下基于低秩分解和辅助字典的人脸识别方法,专利号:ZL201810122730.7。
7)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接触式旗袍定制人体三维尺寸测量方法,专利号:ZL202010236661.X。
8) 基于神经网络敏感性分析的微表情识别方法,专利号:ZL202110149925.2。
荣誉及奖励
1)参加华为VR开发应用大赛,获得优秀作品奖。
2)带领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大赛获得多个省级奖项。
3)2019年度优秀论文奖,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sgfEIy9hwp9G_PFtM-DjOg
4)2019年新媒体高关注度作者,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M8esXakuVPTF2ocF9ZwT5g
5)多次被评选为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6)获得“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