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田海俊

职称:教授

毕业院校:华中师范大学

邮件:hjtian@hdu.edu.cn

办公地点: 六教中300-5

职务:

研究方向: 天体物理、天文统计与大数据科学

个人简介

1980年生,湖北襄阳人,九三学社社员,博士,教授,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2007和2010于华中师范大学分别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天文研究所长期访问学者。2023年2月至今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作。

教育经历

- 2007.09∼2010.12 攻读博士学位  无线电物理 、天文信息学

  • 2008.09 ∼ 2009.11,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培养,导师:Alexander Szalay(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2007.10 ∼ 2007.11, 印度(IUCAA), 访问,合作导师:Ajit Kembhavi

  • 2007.08 ∼ 2008.09, 2009.12∼2010.07,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2007.09 ∼ 2010.07,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04.09∼2007.07 攻读硕士学位  理论物理

  • 2005.08 ∼ 2007.0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

  • 2004.09 ∼ 2005.09,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

- 2000.09∼2004.07   攻读学士学位, 华中师范大学


工作经历

• 2023.02 至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22.07-2023.02, 三峡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 2019.11-2023.02, 三峡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17.11-2022.07, 三峡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 2016.01 ∼ 2017.01/2018.06 ∼ 2018.09, 马克思普朗克天文所(MPIA),德国,访问学者,合作导师:Hans-Walter Rix (德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 2011.05 ∼ 2019.11, 讲师、副教授

• 2012.01 ∼ 2015.03, LAMOST 冠名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社会职务

- 现任兼职:

•  全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  湖北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  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委员会委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评专家

- 曾任兼职:

•  九三学社三峡大学支社主委、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社会服务部部长

•  宜昌市西陵区政协委员、宜昌市政协委员(第七届委员会,2022.01-2026.12)

•  湖北省青联委员

- 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及影响力

• 《关于加强对中小学生天文学普及教育的建议——有效引导青少年从低头族成为仰望星空的追梦人》被全国政协采用。

•  2021 年,带领团队设计了一套《义务教育阶段天文教育现状调查》的网络问卷,在全国各地共收回 14130 份答卷。2022 年,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撰写《关于加速宜昌科技馆建设并增设天象厅和天文台功能的建议》的建言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  经常深入大、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讲座、天文观测等),极大扩展社会影响力。选拔培育出四所”湖北省天文实验学校。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天体物理、天文统计与大数据科学

近年研究领域:恒星运动学(自行测量)、恒星成团性统计与分析(含双星)、银河系结构与演化等天文大数据科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面上三项,青年、中欧人才各一项),联合承担国家重点基金一项,主持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作为子课题组长,参与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项目,其他类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平台建设(主持):

• 湖北省数学与交叉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2020-2025  湖北省科技厅 

• 天文特色数理科普教育基地  2022-2026  湖北省科学与技术协会

教学与课程

本科生课程:

现开设:《Python程序设计》、《科技创新与实践》、《天文与科技概论》

曾开设:《苍穹的奥秘》、《认知宇宙》等课程

研究生课程:

《天体物理基础》、《天文数据处理基础》


横向科研

[1] 酒店大数据分析及商业价值挖掘, 企业, 主持。

[2] 恒星“蛇”的形成和演化,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LAMOST重大成果培育项目,2020.09-2021.09,主持。

[3] 高速数字终端程序设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20.12-2021.12, 主持。

[4] 全自动磁性铁测定仪的研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子课题), 2021.05-2022.12,主持。


纵向科研

[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光谱分析与可视化平台及其科学意义,主持,2025.01-2027.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21厘米宇宙学国际前沿讲习班,主持,2025.01-2025.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样本宽距双星的统计性质及科学应用,主持,2024.01-2027.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暗弱天体自行星表GPS2的构建及其在恒星年龄精确测量中的应用,主持,2018.01-2022.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LAMOST的大样本统计研究恒星晕的运动学特征,主持,2016.01-2018.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基于GPU实现射电干涉阵列信号实时处理的加速研究,主持,2013.01-2015.1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重点),大视场高时间分辨率光学巡天图像处理相关关键技术研究,联合承担  2014.01-2017.12。

[8] 大型自行星表GPS1+,湖北省科技厅(重点,杰出青年基金),主持,  2019.09-2022.12。

[9] 基于LAMOST中低分辨率光谱巡天研究密近双星的形成与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欧人才项目),主持,2020.09-2022.02。


论文

学术论文(部分代表作):

- Wide binary evaporation by dark solitons: implications from the GAIA catalog (Qiu, Gao, Tian, et al. 2025, 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IF~5.3)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calable correlator based on ROACH2 + GPU cluster for tianlai 96-dual-polarization antenna array (Wang, Li*, Zhang, Wu*, Tian*, et al. 2024, Frontiers in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s, IF~3.0)

- The Stellar Snake - II: The Mass Function (Yang Xiang-Ming; Bird Sarah A.;  Li Jiadong;  Tian Hai-Jun* et al. 2024, MNRAS, IF~5.0)

- North-South asymmetries in the Galactic thin disc associated with the vertical phase spiral as seen using LAMOST-Gaia stars(Lin Jun; Guo Rui*; Bird Sarah*; Tian Haijun* et al. 2024, MNRAS, IF~5.0)

-  Discovery of two rotational modulation periods from a young hierarchical triple system (Chen, Tian*, et al. 2023, SCPMA, IF~6.4)

- The Stellar 'Snake' - I. Whol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ang, Tian*, et al., 2022, MNRAS, IF~5.0)

- Precise Ages of Field Stars from White Dwarf Companions in Gaia DR2 (Qiu, Tian*, et al., 2021, ApJS, IF~9.0)

- Discovery of a Young Stellar Snake with Two Dissolving Cores in the Solar Neighborhood (Tian*, 2020, ApJ, IF~5.5)

- The Separation Distribution of Ultra-Wide Binaries across Galactic Populations (Tian* et al. 2020, ApJS, IF~9.0)

- The Extended Gaia-PS1-SDSS (GPS1+) Proper Motion Catalog (Tian* et al. 2020, ApJS, IF~9.0)

- Discovery of an equal-mass “twin” binary population reaching 1000+ AU separations (El-Badry, Rix, Tian, et al. 2019, MNRAS, IF~5.0)

- Time Stamps of Vertical Phase Mixing in the Galactic Disk from LAMOST/Gaia Stars (Tian * et al. 2018, ApJL, IF~8.5)

- A Gaia-PS1-SDSS (GPS1) Proper Motion Catalog Covering 3/4 of the Sky (Tian* et al. 2017, ApJS, IF~9.0)

The Stellar Kinematics in the Solar Neighborhood from LAMOST Data (Tian* et al. 2015, ApJ, IF~5.5)

- Peculiar in-plane velocities in the outer disc of the Milky Way (Tian et al. 2017, RAA, 国内SCI,二区)

- Exploring the total Galactic extinction with SDSS BHB stars (Tian* et al. 2014, A&A, IF>6.3)

- Redshift-space Enhancement of Line-of-sight BAOs in the SDSS Main-galaxy Sample (Tian* et al. 2011, ApJ, IF>5.5)

- 天文瞬变源快速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自动化学报,吴潮、马冬、田海俊*等人,2017


科普文章(部分):

恒星的一生 |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恒星:https://mp.weixin.qq.com/s/b6kg8__Xi3Fah6s5crVM_A

- 恒星的一生 | 诞生恒星的地方,比“真空”还空 :https://mp.weixin.qq.com/s/IyxyI41CzYZQJm4SjTEFbg

- 恒星的一生 | “生命”的轮回:生于尘埃,归于尘土:https://mp.weixin.qq.com/s/Kff4fZn3GPgTWHSOMag3Mg

- 暗物质vs.修改引力理论,终极对决已经打响?

https://mp.weixin.qq.com/s/GCqnUpHH-DToPOdIatymDw


著作
专利成果
荣誉及奖励

主要荣誉

[1] 宜昌市优秀专家,第九届(2020-2022)

[2] “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校级),2019

[3] 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2012, 2013

科研奖励

[1] 大型自行星表及其在银河系研究中的应用,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1/2),2021

[2] 获IOP出版集团Top Cited Paper Awards China (2020-2022)

[3] 宜昌市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2022


软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