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陈菊红 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职务:

毕业院校: 中共中央党校
邮件: chjhhn@sina.cn
办公地点:
电话:

10 访问

个人简介

陈菊红,女,湖南省沅江市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芬兰奥卢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流动人口治理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杭州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等课题,参与国家和省厅级课题多项;著有专著2参编著作2;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秀院教学督导等荣誉。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社会职务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流动人口治理



教学与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改革开放史》等。

纵向科研

1.多元主体协同下的流动人口治理机理及推进机制研究(16CSH07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

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3NDJC157YB),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

3.合作治理:浙江省流动人口治理创新研究(2015N004),浙江省社科联一般课题

4.杭州市流动人口合作治理研究:行政主导、自治与协同(Z15JC112),杭州市哲社规划重点课题


横向科研
论文

代表性论文:

1.以协同集成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研究》,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5

2.认定集体成员资格立法的责任主体》,《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3.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防火墙的构筑——基于社区教育的视角》,《皖西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4.国家治理视角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5.《凸显中国特色推进国家治理》,《中国出版》,2020年第6期。

6《流动人口再组织化的政府创新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7.《流动人口合作治理的发展机理与框架设计》《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

8.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学习时报理论版)》20146月。

9.《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的动力问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

10.《刍议农村传统性别文化变革的可行路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1.《警惕“祭祖热”对父权文化的“传承”》《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2期


科研成果

1.多元主体协同下的流动人口治理机理及推进机制研究(16CSH07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

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3NDJC157YB),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

3.合作治理:浙江省流动人口治理创新研究(2015N004),浙江省社科联一般课题

4.杭州市流动人口合作治理研究:行政主导、自治与协同(Z15JC112),杭州市哲社规划重点课题


著作

1.专著《流动的黄金:从“城市过客”到新市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4

2.专著《“国家——社会”视域下的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专利成果
荣誉及奖励
软件成果